压滤机供料系统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压滤机供料系统

事业在这里升华

来源:压滤机供料系统    发布时间:2023-09-28 11:05:27

  2007年12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张正铀和来自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政府的有关部门、科研院所、企业近200名嘉宾,相聚中国东盟青年创业园(扶绥产业园),庆祝广西化工研究院扶绥成果产业化基地一期工程落成暨广西三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这标志着广西化工院深化改革和成果产业化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汽车驶出广西化工研究院大门,沿着中华路驶过永和大桥,在宽敞的机场大道上行驶约20分钟,转上南友高速公路,40分钟后,我们来到“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下称扶绥产业园)。

  扶绥产业园,坐落在崇左市扶绥县渠黎华侨林场,是为推进中国东盟企业间合作而建立的以农产品加工、精细化工生产示范的产业基地。园区规划总面积4.8万亩,分为果蔬农产品加工区、工业园区、侨居工程区、旅游休闲度假等4个功能区。广西化工院产业化基地就位于该园区中部。

  院长孙果宋和记者说:“广西化工院扶绥产业化基地,是为了推进院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要建立的。新基地建成后,每年年均新增产值5000万元。这标志着我院转制深化改革进入了新阶段,科技成果产业化跃上了新台阶!”

  广西化工研究院是由科研院所转制,主要是做农药、兽药与饲料添加剂和精细化工产品研究、开发、生产的科技型企业,产品涉及化肥、农药、无机盐、催化剂、有机合成兽药和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农副产品深加工、医药中间体及生物基精细化工等。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由事业单位向科技型企业转制过程中,该院从始至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自主创新为动力,着力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上下功夫,自2001年到2006年,总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在广西化工中试基地建成15000吨/年草甘膦、720万支/年小容量兽药针剂、3500吨/年三聚磷酸铝系列新产品、1500吨/年切削液、4000吨/年农药剂型加工等6条千吨级以上生产线,其中三聚磷酸铝、牲血素生产线,在目前国内同种类型的产品中技术最先进、生产规模最大。

  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了广西化工院的改革与发展。2005年该院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广西第一家科技成果产业化突破亿元的科研院所。2006年该院产值、销售额、回收货款分别达到1.3亿元、1.14亿元和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05%、37.43%和40.78%,创造了该院产值、销售额和销售回款“三超亿元”的新纪录,在全国化工研究院所中排名第四。

  “事业无穷尽”。面对转制后成果产业化一个又一个的新纪录,广西化工院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他们以创业无止境的精神,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南宁的契机,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放到对外开放合作的更大舞台。于是,一个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新产业化基地,伴随广西大开放、大发展而诞生,使该院科技成果产业化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到2007年12月26日,全院实现产值1.7亿元。

  “三晶,三晶,科技的结晶。”科技体制改革,不仅让广西化工院打造了在广西家喻户晓的三晶产品品牌,而且创造了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奇迹:不到两年的时间,一座年产值可达8亿~10亿元规模的广西化工研究院扶绥产业化基地一期工程,于2007年12月27日宣告落成,投入生产。

  站在宽敞的基地大门前,院长孙果宋指着不远处一座座新厂房兴奋地说:“扶绥基地占地200亩,一期工程已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现已完成了车间、仓库、水、电、气工程,污水生化处理站,以及办公楼、食堂、职工宿舍等基础设施建设与设施安装,其中年产5000吨双甘膦和年产1.5吨草甘膦以及两个兽药剂型生产线已试产成功。”

  “虽然目前广西交通已很发达,但扶绥基地距离南宁市毕竟70多公里,为何需要在远离南宁的地方建厂?”记者问。

  孙果宋院长回答:“在扶绥建厂,刚开始有部分职工也不理解,觉得在这么远的地方建基地,会增加经营成本,不划算。后来,经过院领导、中层干部和职工代表进行多处当地考验查证,多方调研,从化工行业的特点、城市规划的需要以及企业长远、稳定、持续发展考虑,经院职代会讨论,终究是选择了这里。”

  一方面是成果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了给广西乃至全国提供更多、更好的农业生产所需的高品质的产品;另一方面,也是从南宁发展规划大局考虑,将化工产品生产车间外迁。孙院长进一步解释说,根据广西化工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院年产值要达到3.5亿元。自2005年以来,院成果产业化产值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全院产值已突破1.7亿元。要在原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产值翻番,已不可能。同时,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长久落户南宁,南宁正向区域性国际大都市发展,城区规模逐步扩大,对环保要求也慢慢变得高。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要选择新的生产基地,将原中试基地部分产品转移到市外生产,以加快院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为建设和谐广西作出新贡献。

  扶绥产业园是为推进中国东盟各国青年企业家交流与合作而设立的。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在视察该园时,就希望广西化工研究院成为该园区精细化工的示范企业,为推动中国东盟企业合作,带动崇左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肩负着自治区领导的期望和加快成果转化的重任,2006年广西化工研究院在扶绥开始了新的创业历程。

  谈到创业时的艰辛,副院长黄尚顺历历在目。他和记者说,厂区当时是一个山坡,长满了杂草,到处是乱石,园区除了有一条土路外,什么样的条件都没有。基地这块地是在搬走了15万立方米土方之后平出来的。2006年初,该院第一批拓荒者来到这里,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平地土方工程,随后投入了“五通一平”和厂房建设,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完成了水电汽、厂房仓库建设和生产设施安装,投入试生产,创造了广西化工院产业化项目建设的新纪录。

  在车间林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厂区横竖规整的水泥道路,顺着办公楼、食堂、宿舍、仓库、车间、锅炉房一路走来,只见生产区、生活区规划有序,厂房排列整齐。在生产废污水处理站前,林主任说,为建造高质量的废水处理系统,这两个池子光钢筋就用去了200多吨,其基建和环保设备的投入超过了双甘膦车间的总投入。

  听了林主任的介绍,看着布局合理、整洁、漂亮的厂区,我们在对基地规划设计和建设者们的智慧赞赏的同时,也为广西化工院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到由衷的敬佩。

  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任务,人与环境生态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化工生产既是环保治理的重点,也是环保治理的难点,不仅环保设施投入大,而且运行的成本也高。因此,一些企业不愿投钱搞“三废”处理,即使建立“三废”处理装置,也只是做做样子,应付检查,并不正常运行。

  广西化工院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从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出发,将环保达标作为扶绥化工产业基地建设的首要标准,不惜投入巨资,决心将基地建设成为扶绥产业园内的环保示范企业。

  采访中我们不难发现到,为了作好基地环保,2006年3月,副院长黄尚顺率考察组在4天时间里,先后赴安徽、南京、上海等5个城市,到有关企业学习“三废”处理的做法与经验。为了节约时间,他们每天都是晚上乘坐飞机,白天考察。在深入调研、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最后选择了沈阳化工研究院作为扶绥基地环保系统的设计单位。他们说:“环保,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黄尚顺说:“这一方面,是出于一个科技型企业对建设生态广西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一个符合国际规范的绿色企业,才有机会获得国际合作商机,才能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广西化工院扶绥产业化基地是以农用精细化学品、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化工为主导新兴起的产业基地。新基地一期工程将新建15000吨/年10%草甘膦、5000吨/年三聚磷酸铝、7000吨/年杀虫剂、5000吨/年双甘膦、500吨/年55%2甲莠灭乳油(蔗兴净)、1000吨/年农药剂型车间,500吨/年聚乙烯烷酮等项目。

  扶绥基地的建立,不仅为广西化工院科技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为推进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带来新希望。

  下午4点,随着下班铃响,工人们陆续走出车间,一些人向着园区职工宿舍走去,还有一些人来到停车棚,骑上摩托,驶出了厂门。林主任和记者说说:“这些职工是从附近村屯招收的农民工。”

  在扶绥基地创办前,附近村屯和林场的一些年轻人,外出打工大都是到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扶绥基地建立后,他们再用不着远离故土,到千里之外的他乡工作。在家门口进厂上班,不仅省去了思乡之苦,还可就近照顾家中的父母、子女和责任田。“上班赚钱,下班种田”,这种珠三角和长三角沿海地区农民的工作模式、广西大石山区农民的梦想,今天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在双甘膦车间,一位叫姚志宝的农民工和记者说:“他家就住在附近林场,原来在广州打工,一个月能拿到800元。”

  “在这里工作幸福,离家近,还可以照顾父母,下班还可以帮家里干点农活,而且工资也不比外面低。”他笑着回答。

  “像这样的青年农民工,目前在广西化工院扶绥产业基地就有100多人。”该院工会何主席说,“今后,随着基地其他项目的投产,农民工人数将会增加300多人。”

  有人算了一笔账,扶绥基地的农民工,每月收入800元,一年下来可拿到9000多元,相当于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3倍。这真是:“一人做工,全家脱贫”。

  “新基地离院70多公里,生产战线拉长,给管理带来不便,也给生产增加了成本,在这里建厂值吗?”

  “作为一个与农业关系紧密的科技型企业,过去,我们是产品服务于农;现在,又通过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使他们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值!”孙院长说,“虽然离院远了点,但一小时的路程,这在许多大城市算不了什么。当然,战线拉长了,无疑会增加营运成本,但只要我们加强科学管理,搞好节能降耗,就能增加效益。”

  “管理出效益”,而安全生产就是化工企业最大的管理效益。在双甘膦车间投产前,孙果宋院长专程来到扶绥基地,除了组织有关部门对生产各工序及配套环节进行认真检查外,还专门到培训班给新工人讲课。

  他给这些昔日扛锄头、今天看仪表的农民工讲化工生产的特点,讲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讲工厂发展的前景,讲新工人应如何加强学习和加快成长,言语中寄托着对青年工人的无限期望。他深情地说:“青年农民工不仅是我们化工院公司发展的希望,更是新农村建设的希望!”(何生)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400-630-2228
X乐米体育app下载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000068276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